(通讯员 刘潇潇)为落实基本培训工作要求,切实提升秋季学期主体班教学质量,校(院)于近期集中组织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集体备课活动。自5月下旬起,副校(院)长张诤先后4次主持召开基本培训专题申报工作会议,部署安排重点工作。6月初,教务处面向全校(院)征集秋季学期主体班基本培训教学专题,并要求教研部门组织开展至少两次的部门集体备课。各部门积极响应,精心组织,截至目前,各教研部门共组织集体备课会31场,累计研讨打磨专题课程201门。经严格推选,116门课程被认定为成熟专题,集体备课成熟率达58%,为秋季学期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次集体备课呈现出机制创新、群策群力、质量为先的特色和亮点。一是领导率先垂范,精准指导。副校(院)长杨文福、李秉文、张诤主动深入分管教研部门备课一线,全程参与指导,就课程立意和框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建设性、针对性的指导意见。二是创新培养模式,夯实根基。经济学教研部积极推行部门“导师制”,采取“一对一”和“多对一”模式,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资深指导老师,从教学基本功、案例选取、逻辑构建等基础环节入手,进行指导,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三是聚焦核心能力,专题研讨。经济学教研部邀请原常务副校长范鹏教授,围绕“如何备好一门专题课”与部门教师展开座谈交流,分享宝贵经验,破解备课难题,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。四是严把质量关口,精益求精。各部门在备课过程中,始终坚持“成熟一个、推荐一个、验收一个”的原则,对拟推荐课程进行严格把控。备课教师普遍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全体教师纷纷表示,“讲课好的秘密就是备课,好课程是磨出来的、备出来的,通过这次集体备课,大家的精品意识明显增强”。在集体备课的浓厚氛围中,大家准备认真、研讨深入、交流充分,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强、富有建设性,有效激发了教学创新的内生动力。
下一步,教务处将通过校(院)集体备课活动,安排专家教授对各位教师进行专项辅导与“把脉问诊”,通过“精准施策”,持续推动校(院)整体教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。